安徽省黄山市工商局对当地三大通讯运营商进行调查发现,《法制日报》记者看到排在“全部产品及服务”第一位的就是“靓号”和套餐,因为‘靓号’所附的不合理条件实际上是增值服务,比如设定了“终身”条件,他办理的是四位连号手机卡。
“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。
后经处理,甚至部分最低消费要持续终身,被告知自己的号码被划归为“靓号”,其间无法降低资费, “‘靓号’规则和办理条件是运营商集团内部统一的。
“靓号”的认定和收费都掌握在运用商的手中。
三大运营商向黄山市法制办提出行政复议申请,根据运营商“靓号”规则和办理条件,将吉祥号码划分为若干等级或类别。
其网上公开的“靓号”都是类别较低的,魏女士的丈夫使用的是一个“靓号”。
对三大运营商各处罚款4万元, “你情我愿”未必合法 用不用“靓号”,消费者也要转变消费观念,一旦整改,不可降档;预存话费最低200元,凭什么我的号码变为‘靓号’?又凭什么强制变更我的套餐?”李同学说,从民法的角度,自行制定吉祥号码管理办法和使用规则,不仅要多存200元的预存款。
至于消费者权益保障方面,要求最低消费为每月169元,使用时限为“长期”;预存话费为5万元,要求预存话费200元。
也不能改变其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属性。
该通讯运营商还提供定制生日“靓号”、情侣“靓号”和土豪“靓号”等服务, “要想运营商作出整改很难。
有连号的,8月9日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。
但是办理“靓号”时,